3773考试网
 3773考试网 - 高考 - 高考模拟题 - 高考历史 - 正文
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

2016宿州高二质检历史文科答案AB卷

来源:2exam.com 2016-1-29 10:09:39

宿州市2015—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文科(A卷)参考答案

B卷答案见下页
一、选择题
1-5 DCCDA6-10 BAACD11-15 ADBCA16-20 DBCBD21-25 DDBCC
二、非选择题
26(14分)(1)内容:民贵君轻;得民心可以为天子。(2分)
           目的: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。(2分)
        (2)变化:轻视学问;趋势求利。(2分)
           原因:轻视儒家思想;道家思想盛行。(2分)
           意图:以儒家思想重建风俗。(2分)
       (3)方面:儒家思想、伦理道德。(2分)
           影响:中国儒学对启蒙思想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,提供了一些思想基础。(2分,或答启蒙思想家将儒学作为反对天主教会专制神权的武器。)
27.(18分) (1)因袭:中国古代民本思想、科举制度和监察制度。(2分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规抚: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(或三民主义)和民主共和体制。(2分)
        创获:实行“五权分立”。(或: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,加上考试权和监察权)(2分)
         (2)成果:指导中国新民主革命取得胜利(建立新中国)。(2分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理解:从国情出发;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。(4分)
         (3)主张:反对僵化迷信,提倡思想解放,实事求是。(2分)
认识:南方谈话,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。
      一国两制,实现了香港、澳门的回归。
     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,促进了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。
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,促进了经济的发展,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。
“三个面向”和科教兴国,推动了我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。(4分)(任意两个,理论正确得2分,事例对应正确得2分。)
28.(18分) (1)20世纪50年代的归国留学生处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,是新中国取得“两弹一星”等科技成就的重要力量,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。这从正面证明观点。(4分)
表现:神舟系列载人航天计划,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,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。(任意两点4分)
(2)现象: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教育迅速发展,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,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育发展更为迅速,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。(4分)
原因:新中国的成立,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;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提出;改革开放,综合国力的提升;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提出,党和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;“科教兴国”发展战略的实行;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和渴求;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。(任意三点6分)

宿州市2015—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
高二历史文科(B卷)参考答案
一、选择题
1-5 CCDBA6-10 BAACB 11-15 DBCBD 16-20 CDAAB21-25 DCBCD
26.(18分) (1)主张:孔子:提出“克己复礼”(主张恢复周礼);(2分)
老子:主张回到“小国寡民”的社会(2分)
(2)主张:重视教化;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。(2分)
变化: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,其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,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;儒学被确立为思想的正宗,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。(4分)
(3)动力:救亡图存,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。(2分)
深入:林则徐、魏源和洋务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;维新派、革命派重点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;新文化运动重点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观念。(6分)
27.(22分) (1)原因:文艺复兴宣扬的人文主义挑战了天主教的权威;自然科学发展否定了正统神学教义,作为公开反对教皇的思想基础,为无神论的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;宗教改革动摇了教会的精神统治,直接威胁教会的政权。(6分)(每点2分,未答出作用每点只能给1分)
(2)不同:中国强调君权至上,突出反映君主专制;欧洲强调人民主权、政教分离、法治。(每点2分,共4分)
意图:学习西方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, 宣传维新变法;为了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以及医治的良方;民族危机的刺激,出于爱国的目的。引发国民提高民主意识。(任答1点得2分,得分不得超过2分,言之成理酌情给分.)
(3)特征:突出个人崇拜;以树立工农形象为主;政治宣传色彩浓。(6分)
原因:文革“以阶级斗争为纲”的指导思想;国际局势紧张;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。(评分说明:只要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,得分不得超过4分,意思相近酌情给分)
28.(10分) 参考答案
科学技术既是世界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,同时也是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。
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物质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改善:社会经济的发展、交通工具的改善、不同文明间交往的便捷、人类生活方式的多姿多彩、新能源的不断涌现、医学的进步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等。
科学技术同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:生存环境的恶化、技术造成的失业、雾霾天气带来的交通瘫痪、各类疾病人数的激增、核武器的扩散、贫富分化的加剧、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的固化和人类情感的淡漠等。
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@163.com联系.


   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